我國不銹鋼產業需要
根據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《不銹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》披露:面對我國不銹鋼消費和產量增長趨緩、價格走低的嚴峻形勢,不銹鋼行業應該堅持品種、工藝和應用市場的。
2011年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為973.6萬噸,總產量達到1259萬噸,占世界總量的比重達到近40%,不銹鋼生產和消費大國的地位得以鞏固;不銹鋼表觀消費增長率和產量增長率分別為3.6%和11.9%,與2001年~2010年相比,增速明顯放緩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指出,不銹鋼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,包括加快不銹鋼產品升級換代,積極發展節鎳型不銹鋼,鼓勵太鋼、寶鋼等企業自主開發用于海洋工程、核電等重大工程的**不銹鋼新材料;加大不銹鋼企業兼并重組力度,支持太鋼、寶鋼跨地區、跨所有制兼并重組,鼓勵各地區有實力的不銹鋼企業開展區域兼并重組,提高不銹鋼產業集中度和國際競爭力;注重新工藝、新技術和新品種的開發利用;加大不銹鋼資源整合力度,提高鐵礦石、鉻、鎳等不銹鋼生產原材料的掌控能力;優化不銹鋼產品體系,深入研究修訂不銹鋼產品標準系,建立科學合理、適應我國發展需要的不銹鋼產品標準體系;加大淘汰落后和技術改造力度,淘汰能耗高、產品檔次低的中頻爐不銹鋼冶煉裝備;加大不銹鋼企業技術改造力度,提升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
中國特鋼協會不銹鋼分會會長崔健在會上指出,2011年不銹鋼行業發展存在的三方面主要問題:一是截至2011年,我國不銹鋼企業已建成的總產能超過2000萬噸,但目前仍有一些地區和企業繼續擴大產能;二是不銹鋼產品品種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;三是**制造業需要的特殊不銹鋼產品有待研發。面對當前疲軟的市場,不銹鋼行業應以企業為主體,堅持三個方面的,即:鋼種的,使不銹鋼具有更高、更好的性能;工藝的,使產品具有更低的成本競爭力;應用市場的,擴大已有的民用消費市場,開發試制**不銹鋼產品,滿足**制造業及工業市場需求。